这群中国人把《咏春》带到了伦敦,彻底征服了老外
今年央视春晚,舞蹈《咏春》甫一亮相,便惊艳全场。
舞蹈 武术的组合如行云流水,刚柔并济,相辅相成,让人耳目一新。
犹记得那天晚上,各大网站被《咏春》刷屏的景象:
“太惊艳了!真的帅炸了!那种眼神里的信念感真的绝了!”
“看这段的时候全程屏着呼吸,真的太精彩了!”
“看一次被震撼一次,看多少次,都看不够,越看越喜欢。”
当时有观众感叹:“咏春的风还是吹到了春晚”,其实,这风不仅吹到了春晚,更吹向了全世界。
1、这波文化输出很强势
墙内开的花墙外也很香,《咏春》不仅惊艳了一众中华儿女,当视频片段被搬上YouTube,同样也惊艳了外国人。
130万的播放量,收获了2.6万点赞,评论全是惊叹和赞美。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在这场表演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表演者大多有功夫功底,他们的动作非常流畅和精确,我看了两遍,发现女士们动作神同步,太棒了!”
“突然被推荐了这个视频,很感兴趣就点进来了。然后,遇到了很厉害的东西。因为语言匮乏,无法表现出现在感受到的心情。一切都很美,很有力量。遇到了多么美好的东西啊,非常感谢。”
比起上位词穷的日本网友,还是瑞典朋友会夸:“像量子场一样强大、对称、同步、美丽和神秘。太完美了。”
还有外国友人建议全球巡演:“这场演出应该在全世界范围内观看。每一个动作都是如此快速和精确。只有上帝知道这些专业人士为达到这样的技能水平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时间。令人惊叹的表演对我来说,他们都是大师!!!”
这句代表全世界人民心声的话,似乎也传达给了《咏春》主创。
于是乎,《咏春》真的走出了国门。
这部由深圳出品的原创舞剧,自2022年底从深圳出发,如今足迹已经遍及全球38座城市。
《咏春》所到之处,皆刮起一阵旋风,不仅收获一大批路人拥趸,还成功让多国驻华使节“入坑”。卢森堡驻华大使夫人在看后激动地表示:“触动了我的心,看得我快哭了。”
●图片来源:深视新闻
去年9月,《咏春》在新加坡开启首场海外巡演,就给了海外观众“亿”点点震撼。
谢幕时现场掌声雷动、经久不息,还有不少观众自发起立鼓掌。
最近,《咏春》又登陆伦敦,连演12场,让本来含蓄的英国观众也在现场尖叫不止。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意犹未尽,全场起立,掌声险些掀翻屋顶。演员们几次返场谢幕,也难抵观众们的热情。
●现场掌声雷动。图片来源:深圳特区报/周红声摄
一位英国妈妈难掩激动的泪水,边哭边惊叹:这令人惊喜了。
曾在清华大学学习一年的马克斯感叹,原来除了科技、人工智能,深圳还有如此高质量的文化作品。
还有一个英国小伙在二刷后表示,希望这个“十一”有机会去深圳打卡。
英国文化名流、专家学者都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还有大咖表示意犹未尽,强烈建议加演。英国著名舞蹈监制法鲁克·乔杜里如是说: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舞蹈是世界语汇,以舞蹈为载体传播历史文化是非常好的路径。”
●法鲁克·乔杜里。图片来源:深圳特区报
一众外媒也不吝赞美,美通社称《咏春》“展现了力量和优雅”;《泰晤士报》称“古代艺术、现代舞台:中国杰作亮相伦敦”;就连一向以严苛著称的《卫报》都表示“中国《咏春》令人叹为观止”。
●美通社报道
中国网友开玩笑说:“这下中国人都会功夫这事儿,彻底瞒不住了!”
当地时间9月6日,《咏春》在伦敦迎来第200场演出纪念,9月7日完成12场演出,至此演出圆满收官。除了门票全部售罄,周边文创也异常火爆,更有英国观众表示,回去要好好学习咏春拳。
《咏春》此次番出海伦敦,可谓实现了口碑、票房双丰收。但它并不会停下脚步,下一站,将扬帆致远,奔赴巴黎。
●伦敦演出海报
2、让世界引发共鸣
《咏春》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又为什么会如此出圈?
虽然剧名为《咏春》,这群中国人把《咏春》带到了伦敦,彻底征服了老外但它讲的却不仅仅是叶问的故事,而是同时塑造了一群“追光”的平凡人。
故事以双线叙事展开,一条线讲的是叶问誓将咏春拳发扬光大;
●《咏春》剧照
另一条线,则讲的是一个深圳剧组拍摄电影《咏春》的故事。
在展现中国英雄主义,弘扬民族自信的同时,也致敬了平凡人奋斗的时代精神。
如果说英雄叶问是光,那么那群拍摄电影的普通人就是追光者,他们甘做掌灯人,循着光的方向追逐理想。
“英雄站在光里,而我们,愿是那束光!”他们都有苦闷有彷徨,但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这是中国人的精神力量,也与深圳这座年轻城市的精神不谋而合。
而这种精神其实在全世界是共通的,所以即使文化背景不同,老外也能看得懂。
从表演形式上看,《咏春》将五大功夫门派咏春拳、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太极拳中的武学招式,与古典舞和现代舞相结合,向全世界展现精妙绝伦的东方美学。
但用舞蹈去表演武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两者的节奏、气息、力量感都大相径庭。所以在编舞的时候,主创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为了让舞剧更加真实更有感染力,演员和编导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勤学苦练,学习了多个门类的武术招式,力图让每一招一式都有武术的精神。
●《咏春》
更加别具一格的是,演员们打着非遗咏春拳,穿的是非遗香云纱,尽显中国非遗的魅力。
咏春拳诞生于岭南,2021年正式入选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
香云纱是广东佛山地区的特产,是采用植物染料薯莨染色的丝绸面料,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台上,女演员们身穿香云纱,头戴斗笠,将岭南女子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根植传统文化土壤,在此基础上发扬和创新,并引发全人类的共情共鸣,应该是《咏春》能够“出海又出圈”的原因。
3、文化出海,扬帆致远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如今,越来越多像《咏春》这样的作品,正在走出国门,成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名片。
越来越多的中华优秀文化,正在通过传承与创新的方式,频频破圈。
●《咏春》海报
比如今年5月被外交部点赞出圈的峨眉女子功夫团。
峨眉女子功夫团里的“侠女”们个个又美又飒,她们以在海内外宣传中国武术为己任,传递峨眉功夫“海纳百川,刚柔并济”的精神。
她们推出的首部概念片《武韵峨眉》,就收获了全网超4.5亿的播放量,让老外见识了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
还有燃爆这个夏天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妥妥的现象级大爆款。
上线两周时间,全球总销量已突破1810万份,累计收入超过61亿元,Steam平台好评率高达96%,属实是叫好又叫座。
但它绝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一场顶级的文化输出。
因为《黑神话》取材于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了弄懂游戏内容,不少外国玩家连夜恶补《西游记》原著,就连86版电视剧《西游记》也都被扒出来学习和观摩。
●《黑神话:悟空》
游戏中还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佛教名胜古迹、唐宋文物遗迹等,美轮美奂的古建筑赚足了外国玩家的眼球,引得他们纷纷表示要来中国打卡。
一款游戏,让外国人不仅爱上了猴子,还爱上了中国文化。这些,也恰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致命吸引力。
我们不需要刻意地去迎合西方的口味,只需展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积淀,她无与伦比,举世无双。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解,当他们拨开偏见、刻板印象的层层迷雾——
他们会看到中国人骄傲地高歌文化自信,会看到中国文化的和谐与包容,会看到一个文明、向上、强大的中国。文/喻汀